服务热线:0518-85371115/13961347988 欢迎访问连云港电力辅机行业协会官方网站!
协会新闻

民营企业对员工凝聚力的培养与维系

发布时间:2022-09-14 13:31:28

民营企业对员工凝聚力的培养与维系
穆道江


内容提要: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之间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正日趋激烈。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的优势,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民营企业人才的流动性较大,我区处于苏北相对落后地区,更是受到南方发达地区的影响,造成员工队伍动荡不安,影响本地企业的稳步发展壮大。因此,如何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便成为我区民营企业决策层必须经常面对的一个课题。鉴于此,对于那些致力于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才能做好对员工凝聚力的培养和维系呢?本文力求从对员工凝聚力的培养和维系两方面探讨解决问题,以期抛砖引玉。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在我区的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
一、民营企业凝聚力的培养
    企业凝聚力包括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员工之间的亲和力两个方面。民营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持续经营的组织目标,且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则员工在这样的企业工作感到有奔头,才能焕发工作热情、树立在企业长期服务的信心,进而对企业产生向心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培养对员工的凝聚力,首先应当培养自己的企业,否则,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实在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和谐与否可以影响企业凝聚力、工作效率及个体行为。员工之间团结友爱,可以使员工在企业工作时产生愉快感,从而利于形成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一)、共同的价值观是民营企业凝聚人心的根本
    民营企业若想实现持续经营、稳步发展的目标,必须以独特的共同价值观,来维系一支能征善战、忠实可靠的员工队伍。站在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角度来看,企业应当确立“报国、奉献”的观念,而站在企业对员工的期望角度来看,应当确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敬业、勤奋、创新”的观念。企业通过确定共同的价值观并在员工中进行宣传、学习,将使员工产生认同感,才能在工作中自觉示范,使共同价值观能在广大员工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同,进而凝聚企业人心。
当然,民营企业确立了共同的价值观,并不意味着所有员工都会自觉地接受它。对于部分不接受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员工,就需要以制度来加以约束。通过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对符合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行为予以肯定或奖励,否则予以否定或惩罚。由于正常人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员工必然会做出企业需要的行为。
(二)、发挥核心员工的积极示范作用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常言道,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员工。他们的品行、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心态及个人魅力,对企业凝聚人心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作为民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应当一身正气,对工作充满热情,具有开拓进取意识和能力,树立从企业全局着想的观念,敢于承担责任乃至勇于为下属承担责任,尊重和关心下属。这些既是企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最起码的素质要求,也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挥作为企业核心员工积极示范作用的基本要求。
    试想,如果中层管理人员整天在办公室唉声叹气、不思进取,并总是抱怨企业不给他加薪、晋升,抑或高层管理人员将自己分管的业务范围当作自家的自留地、容不得其他高层管理人员有丝毫的过问,或者中高层管理人员只顾将成绩和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而把责任和失误往下属身上推,企业能指望他们会对一般员工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显然不可能。
(三)、完善培训形式是民营企业快速凝聚新员工人心的有效方式
    新员工一到企业,不论其过去有没有工作经验,为了让新人熟悉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一定要进行必要的培训,从而使其能尽快完整地了解企业的组织、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只有新员工认同企业的理念与文化,才会愿意留在企业,也才是企业长久的资源。
    民营企业引进新员工,应当进行集中培训或指定专人进行个别辅导。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特别是新员工所属部门的主管(经理)对新员工的培养负有主要责任。部门主管应当结合新员工的工作任务,具体担负起指导其熟悉并逐渐认同企业的理念与文化、促使新员工尽快适应新工作岗位要求的任务,人力资源经理则应当担负起每周督促新员工所属部门的主管切实履行好对新员工的指导责任,并将这种责任履行的好坏作为对部门主管进行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纳入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民营企业凝聚力的维系
    民营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需要着力培养,而民营企业对员工凝聚力的有效维系还需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长期的巩固。建立企业与员工沟通机制、加大核心员工离职成本、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加强感情投资等无疑都是维系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机制,激发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对于企业而言,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自己的员工缺乏工作热忱。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既能使员工感到自己受到企业的尊重,又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使员工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而不只是依令行事的打工者,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渠道有: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员工的沟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对公司的期望和意见,掌握员工的真实思想动态,关心员工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将有关情况上报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反馈意见,也应当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
2、上级与员工的沟通。一方面上级应当主动与员工保持沟通,如果可能的话还要经常深入基层,以亲切的态度了解基层员工的愿望、不满和目标,从而提高士气;另一方面上级还要鼓励员工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向上级直至企业总裁陈述。这样就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民主气氛,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增强了团结。
(二)、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无可否认,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需求层次也在逐步提高。古语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即说明人是逐利的;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亦告诉我们,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只有满足低层次需求之后才会逐步追求更高层次需求。联系到实际,人们从事工作已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多的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就迫使企业必须遵循利益优先原则,利益优先原则体现在实践中,包含“战略”和“战术”两部分。“战略”部分即指企业制定以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增加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鼓舞员工士气,提高战斗力;“战术”部分即指企业在具体工作中,按照自己制定的政策行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将工作绩效与个人收入结合起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给员工提升的机会,满足他们的事业成就感;要让员工们知道他的每一份努力所带来的相应收获,他所要做的,只是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
(三)、重视感情投资,加强人际亲和力
    中国人注重人情。感情投资,也就是利用人情的手段来强化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使双方的关系得以巩固和加强。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真诚地、实事求是地肯定、赞扬员工与善意地、中肯地批评员工,是感情投资的基本途径。真诚地肯定和赞扬员工,会使员工觉得其工作或为人得到别人的理解、承认和赞许,从而使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迅速拉近,使双方关系变得亲切和谐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需要有个别领导人承担感情维系的工作,不仅仅是起到企业与员工的感情维系的作用,而且一方面企业可以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劝导员工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汲取员工对企业发展的看法和意见,做到有效的双向沟通。值得注意的是,员工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视是其发挥作用、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因素。
    总之,现在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核心员工凝聚力能力的竞争,企业核心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与发展水平。中小型企业只有树立“核心凝聚力”的观念,构建和完善企业对员工凝聚力的培训体系,优秀高效的核心团队才能形成,中小型企业也才能借助核心凝聚力的“东风”,造势、借势、起势、溶势,从而更好地激励士气,提高效率、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创新力等,为企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